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赛博格的眼睛后人类视界及其视觉政治(5)

来源:科技视界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6-2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(三)形象制造 除了身份识别与类别标注之外,视界技术还可以成为形象制造的有力工具。视界技术有意将虚拟覆盖物叠加在自然视野之上,修改、屏蔽

(三)形象制造

除了身份识别与类别标注之外,视界技术还可以成为形象制造的有力工具。视界技术有意将虚拟覆盖物叠加在自然视野之上,修改、屏蔽、替换特定的事物或行为,旨在实现视界物合理化与美化。视界以“安全”的名义,自动屏蔽那些被定义、被评级、被扫描、被降级的危险之物。《黑镜·白色圣诞》中有这样一个场景:某人被你屏蔽了,这意味着他变成了你的视界里一团模糊的雪花状的虚影,他的声音也被一同屏蔽了,你无法和他进行任何有效的沟通。在《黑镜·大天使》(Arkangel,2017)中,家长为孩子植入了一款名为“大天使”的视界系统。“大天使”可以将那些引起不适的所见所闻(如危险、血腥或情色之物)打上马赛克,同时屏蔽其声响。视界的这种类似于“过滤”的功能将危险摒除在感知范围之外,但问题随之而来,因为缺乏知觉上的相应刺激,孩子开始变得缺乏情感与同理心。

图10 科幻剧集《黑镜·白色圣诞》(Black Mirror:White Christmas,2014),视界的屏蔽与标注功能。在登记在案的偷窥狂的眼中,所有人都显示为白色虚影(左图)。同时在所有人眼中,罪犯被屏蔽、标注为警告性的红色虚影(右图)

图11 科幻剧集《黑镜·战火英雄》(Black Mirror:Men Against Fire,2016)。士兵自以为在清理“妖怪”(左图),但实际上他在杀害平民(右图)

视界技术也让替换与篡改成为了可能,甚至被用于“制造怪物”。在《黑镜·战火英雄》(Men Against Fire,2016)中,每个士兵都被植入了一款名为“群视”的视界系统。他们的任务是清除“蟑螂”——它们被指责为携带病菌的污染源,看上去犹如可怕的丧尸,面目狰狞,叫声凄厉。一方面,“群视”系统控制士兵的知觉输入,士兵在作战时听不见尖叫声,也闻不到血腥味,从而避免情绪感知上的刺激与干扰;另一方面,“群视”也控制着士兵的梦境,通过复制欢愉来嘉奖取得良好战绩的士兵。视界所提供的幻象被用以遮蔽社会的不一致与对抗,以及制造欲望和享乐的场景。然而,可怕的真相在于,所谓的“蟑螂”其实都是普通民众,只不过他们都被判定为不良基因的携带者(如癌症高发、智商低下、性行为异常等)。他们被视界系统性地篡改为妖怪的形象。如果说纳粹德国是借助打着科学旗号的生物种族主义,通过大众媒体宣传、基础教育灌输等方式来制造“怪物”,那么《黑镜·战火英雄》中的极权政府就是通过视界的篡改、替换功能来制造怪物了。视界将那些所谓的次级遗传基因携带者视觉化为丑陋的、可怖的、无法对话的邪恶客体,令类似于种族清洗的大屠杀合法化甚至崇高化。

某些情况下,视界也可以被“逆向操作”,成为弱者手中的一件武器,用来揭露和对抗意识形态霸权。在电影《极度空间》(They Live,1988)中,未来的极权社会中强权统治的反抗者们发明了一种眼镜。戴上这种眼镜之后,官员和警察即刻显形为骷髅,广告标语背后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一一显形:“尽情消费”“服从”“工作!工作!”透过终端视觉,虚拟影像实现了对物理景观的“覆盖”。这不同于不易修复的“破坏”或“嵌入”,也不同于不易清理的“涂鸦”。事实上,虚拟影像只能通过终端设备予以观看,物理景观并不因虚拟的“覆盖”而有损分毫。终端影像故而谈不上是一种倔强的介入方式。不过,它牺牲了破坏性与耐久度,却由此获得了轻灵与自由,犹如盗猎者一般来而复往、不断纠缠。

图12 科幻片《极度空间》(They Live,1988),用以对抗资本主义的视界技术

四、视界的崩溃:发现征兆与穿越幻象

显然,视界技术不仅是简单的赋能技术,还是一整套的视觉分配体系。它既是对视觉的增强,也是对视觉的规训。作为识别—分类技术,视界对未知对象进行身份识别与分门别类,并在人们的视界中将这些信息予以实时标注。在这一过程中,视界还成为一种针对视觉—空间的隔离技术,既可定向屏蔽指定的事物,也可让那些被标注为“怪物”的对象在空间中寸步难行。通过视界看到的世界,实质上是一个被仔细监管、被精心过滤的世界。只不过,在视界发挥这些功能的过程中,它为自己找到了一种合法化的修饰手段,有偏向地对使用者视野加以改动,由此服务于特定的意识形态意图。一般而言,在科幻电影中,人物通常并未觉察到视界的操纵与篡改,或者是将视界的存在视作理所当然。他们要么对自己被修改的视野茫然无知,要么就干脆坦然处之,直到这套视觉分配体系出现故障。“视界的崩溃”通常是同类题材影片中的叙事转折点或高潮——一直以来,信以为真或习以为常的“视界之幕”被一把撕扯下来,一个真实而残忍的世界展现在人们眼前。

文章来源:《科技视界》 网址: http://www.kjsjzz.cn/qikandaodu/2021/0624/1730.html



上一篇:云南区域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对策研究
下一篇:大数据背景下的小说视界

科技视界投稿 | 科技视界编辑部| 科技视界版面费 | 科技视界论文发表 | 科技视界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科技视界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