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,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,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,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。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、删节权。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,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。 一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。 2、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。 二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。 7、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赛博格的眼睛后人类视界及其视觉政治(8)

来源:科技视界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6-2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④ 哈拉维宣称:“我们的机器令人不安地蠢蠢欲动,而我们自己却迟钝得令人恐惧。”(唐娜·哈拉维:《类人猿、赛博格和女人——自然的重塑》,陈静

④ 哈拉维宣称:“我们的机器令人不安地蠢蠢欲动,而我们自己却迟钝得令人恐惧。”(唐娜·哈拉维:《类人猿、赛博格和女人——自然的重塑》,陈静译,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,第321页。)

⑤ 关于“后人类”及“后人类主义”的理论梳理,参见赵柔柔《斯芬克斯的觉醒:何谓“后人类主义”》(载《读书》2015年第10期)、罗岗等《人工智能与后人类时代》(载《读书》2017年第10、11期)、孙绍谊《当代西方后人类主义思潮与电影》(载《文艺研究》2011年第9期)、孙绍谊《后人类主义:理论与实践》(载《电影艺术》2018年第1期)。

⑥凯瑟琳·海勒:《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——文学、信息科学和控制论中的虚拟身体》,刘宇清译,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,第2—3页。

⑦ 机器视觉技术日新月异,不断地渗透进入我们日常生活,尤其是在安防警务领域初步实现了技术落地。参见屈运栩等《抢跑AI视觉》,载《财新周刊》2018年第1期。

⑧所谓“视觉复合体”涉及“分类”(classifying)、“隔离”(separating)、“美化”(aestheticizing)等视觉技术 Mirzoeff,The Right to Look:A Counterhistory of Visuality,Durham,NC:Duke University Press,2011,pp.3-4.

⑨??? 保罗·维利里奥:《视觉机器》,张新木、魏舒译,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,第117页,第121页,第140页,第122页。

⑩ 维利里奥所谓的“视觉机器”与以往视觉文化研究中的“视觉机器”有所不同。吴琼将视觉文化研究划分为视觉文本、视觉话语、视觉建制和视觉机器四大领域。这里的“视觉机器”更多指的是成像仪器,涉及“机器本身对生产场域中主体的位置、主体间的关系、主体与机器的关系、主体与产品的关系等等形成的一系列配置原则”。参见吴琼《视觉机器:一个批判的机器理论》,载《文艺研究》2011年第5期。

? 关于计算机视觉或AI视觉,参见伯特霍尔德·霍恩《机器视觉》,王亮、蒋欣兰译,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版,第5—6页。

? 就此问题展开讨论的学者有卢梭、边沁、福柯等。例如福柯认为,法国大革命的参与者们大多有着“卢梭式的梦想”,即一个无比透明的社会。面临动荡不安、瞬息万变的革命形势,革命民众尤其热衷于“照明一切”,即最大限度地追求透明度与可视性。参见米歇尔·福柯《权力的眼睛——福柯访谈录》,严锋译,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,第155—157页。

??? Paul Virilio,Speed and Politics, Polizzotti,Los Angeles,CA:Semiotext(e),2006,p.69,p.78,p.151.

? 麦金德指出,“机动力量”(mobility)可以对地缘政治产生巨大影响,甚至有直接主导世界局势的能力。参见哈·麦金德《历史的地理枢纽》,林尔蔚、陈江译,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,第49—71页。

? Paul Virilio,A Landscape of Events, Ross,Cambridge,MA:MIT Press,2000,p.ix.

? 参见保罗·维利里奥《战争与电影:知觉的后勤学》,孟晖译,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,“前言”第2页。

? 保罗·维利里奥:《战争与电影:知觉的后勤学》,“前言”第4页。

? Manuel De Landa,War in the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,New York:Zone Books,1991,

? Lev Manovich,“The Automation of Sight:From Photography to Computer Vision ”,in Timothy Druckrey(ed.),Electronic Culture:Technology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,New York:Aperture,1996,

?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罗兰德·阿祖玛(Ronald Azuma)对“增强现实”(AR)的定义被广为征引。阿祖玛指出,增强现实系统有三大特征:虚拟与现实相融合、即时互动以及虚拟内容在三维空间中的定位与匹配。增强现实可以直观地理解为覆盖在现实图景之上的虚拟“图层”,包含文字、图形、视频等 Azuma,“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”,Presence: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,Vol.6,No.4(Aug.,1997):355-385.

? 米歇尔·福柯:《临床医学的诞生》,刘北成译,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,前言第3、97—98页。

?唐娜·哈拉维:《类人猿、赛博格和女人——自然的重塑》,第401页。

? Harun Farocki,“War Always Finds a Way”,Continent,Issue 4.4(2015):54-60.

? 福柯在《词与物》及《不正常的人》中曾多次论及“怪物”(the monstrous)。总体而言,怪物是异质性的存在。在西方古典思想家看来,怪物在类别上难以划分,在语言上难以指称,是既有知识体系无法解释的事物。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古生物学家认为,怪物属于畸形或退化现象,不是再对自然秩序的违背,相反它证明了自然的连续性。18世纪下半叶之后,怪物被定义为越轨与偏差行为,取决于行为而非内在本质 Nuzzo,“Foucault and the Enigma of the Monster”,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,Vol.26,No.1(Mar.2013):55-72.

文章来源:《科技视界》 网址: http://www.kjsjzz.cn/qikandaodu/2021/0624/1730.html



上一篇:云南区域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科技支撑对策研究
下一篇:大数据背景下的小说视界

科技视界投稿 | 科技视界编辑部| 科技视界版面费 | 科技视界论文发表 | 科技视界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科技视界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